2007年5月31日 星期四

社會科題目[簡單到爆]?

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社會科疑義題之一,大家參考一下

閱讀下列選文,回答第58至60題:
社會福利是指政府運用制度化的政策,以滿足民眾生存的基本需求,進而達到全民均富的目標,例如十九世紀末德國創設的社會保險制度,即在保障工人的最低生活水準,促進社會穩定與和諧發展。但部分學者則提出質疑,認為政府以金錢給付的福利服務,形成所謂的「福利貨幣」,亦即在不需要付出勞動代價的情形下,民眾仍可獲得酬勞。因此,當福利貨幣擴大時容易產生通貨膨脹,而其縮小時則可能影響經濟生產。

59.上述「福利貨幣」,隱含下列何種經濟學的概念?
(A)資本
(B)公共財
(C)稀少性
(D)供需均衡

看完之後,各位覺得如何?
往年經濟的部分考題佔的比例頗多,往往有三題左右,而今年只有這一題,而要命的這一題,先不論「福利貨幣」是什麼東東,老師們也是邊看邊吸收,才第一次知道這名詞,相信這題真讓許多老師慚愧.而再想想,讓眾多老師們摸不著頭緒的題幹敘述,補教老師也怨聲載道的題目,學生寫起來是怎樣的滋味呢?再想想這樣的題目如果得到鼓勵,未受批評則將來一而再,再而三出現,那還叫[基本學力] 嗎?
而最最讓考生不能釋懷的是,最後的附加兩行敘述:[因此,當福利貨幣擴大時容易產生通貨膨脹,而其縮小時則可能影響經濟生產。]雖然有句號分開,但學生仍然會將它與題幹聯想在一起,而為其所誘,這分明就是要考倒學生的題目,而且跟學生的理解能力已經無關了
學測的題目六七年來其實大多數的人都能肯定,特別是[社會科]最値得鼓勵,它擺脫以前[貝多芬]的時代,甚至已經完全不考過去的背頌記憶知識的領域,而改以能力指標為命題依據,強調貸得走的能力,但是這種類題著實令人嘆息,好像又回到以前聯考一綱一本時代艱澀的考題 ,這一定不能鼓勵